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扎囊县2024年脱贫县财政衔接推进 ​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方案

2024-07-12 18:32:40 来源:县农业农村局

   根据财政部等11部委印发的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的工作通知》(财农【2021】22号)、《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等16家单位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细则的通知》(藏财农【2023】74号)、《西藏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藏财农【2023】61号)和《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关于下达2024年脱贫县财政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合规性审核意见的通知》(藏乡振发(2023)140号)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第一章 序言

一、编制依据

1.《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等16家单位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关于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实施细则的通知》(藏财农【2023】74号)

2.西藏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藏财农【2023】61号)

3.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关于下达2024年脱贫县财政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计划合规性审核意见的通知》(藏乡振发(2023)140号)

4.《山南市财政局关于提前下达2024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山财农指【2023】716号)。

二、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自治区和山南市关于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切实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推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撬动作用,全面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三、编制原则

1.坚持县为主体,统筹安排原则。根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结合全县“十四五”总体规划,把投向相近、目标相似、来源不同的各级衔接资金进行统筹安排,集中投入,综合打造,成片整体推进,并承担资金安全、规范管理、有效使用的主体责任。

2.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原则。在资金来源渠道不变、资金用途不变、项目资金管理权限不变、项目实施主体不变、检查验收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打破行业界限、部门分割,积极主动、协调配合,统筹安排项目,统筹投放使用资金,形成资金保障要素牵引,增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投入力度。

3.坚持聚焦脱贫,重点突破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从群众最急盼解决的问题着手,聚焦整合投向,推进我县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保护、能力建设上都有重大突破。在选择项目时,要充分尊重脱贫群众的意愿,积极推广群众民主议事决策机制,优先安排脱贫人口参与积极性高、意愿强烈的产业项目,条件允许时,可吸收脱贫群众代表参与项目评选和建设管理。

4.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原则。坚决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放在重中之重位置,优先保障资金支出,兼顾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发展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四、方案编制因由

按照我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以农村生态产业发展为重点,整合多方资源,强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围绕突出问题,以群众增收成效为导向,以乡村振兴规划为引领,以重点产业项目为平台,合理安排使用财政衔接资金,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巩固提升,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深化“统筹安排、协调互补、集中投入、综合打造”的整合实践,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产业项目投入格局。

第二章  目标任务

一、年度目标任务

按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以农村生态产业发展为重点,整合多方资源,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户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广播电视,无辍学儿童;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7万元以上。

二、资金使用目标任务

衔接资金使用应当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体目标、任务、要求、统筹安排使用,形成有效合力,发挥整体效益。衔接资金贯穿于预算编制、资金分配、资金使用和资金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深化“统筹安排、协调互补、集中投入、综合打造”的巩固提升投入新格局,激发内生动力,围绕突出问题,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项目为平台,积极创新资金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撬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投入,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确保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三、项目建设目标

产业发展及附属设施提升改善,提高了农户生产积极性,转变了广大农民群众传统的种植生产方式,现有土地和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和利用,土壤有效改良,抗御气候灾害能力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增强。脱贫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将更好促进项目区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从而对维持社会稳定,促进共同繁荣,实现社会和谐进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项目的实施让脱贫群众的总体收入水平大大提高,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第三章  工作措施

一、强化县级财政保障能力

1、加强资金管理,实施全过程绩效管理,创新资金监管方式,加强日常监管,充分利用财政一体化系统、直达系统等,探索建立协同监管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和成果互认机制,提高监管效率。

2.加快预算执行,提高资金效益。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预算下达,严格按照资金使用规范要求支出,在保障项目质量和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加快资金支出,及时准确将形成的实际支出关联直达资金监控系统,严禁随意调整、变更支出数据

二、围绕规划使用财政衔接资金

1.有效衔接规划。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编制好年度计划,做好与上级规划、各级部门专项规划的衔接,以规划和年度计划引领投入,凝聚工作合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和年度计划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不得随意调整。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求,及时调整完善相关专项规划,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与部门专项规划的有效衔接,按计划完成脱贫任务。部门专项规划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不一致的,应当区分具体情况研究处理,原则上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为准。

2.编制衔接资金实施方案。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部门专项规划,在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内,提出包括主要目标任务、具体建设内容在内的年度财政衔接推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方案。已下达的衔接资金,按照衔接资金使用的范围和项目开工建设情况,规范合理使用。纳入年度衔接资金方案的相关资金,各相关部门应予以认可。年度衔接资金方案要明确每个项目和每笔资金的管理部门,特别是要把项目资金调整用途后的管理部门予以明确落实,并相应承担管理责任。

3.组织项目加快实施。按照年度财政衔接推动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方案,区分轻重缓急,确定重点巩固提升项目和建设任务,统筹安排各级衔接资金。及时安排项目资金,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年度计划的建设任务应在接到上级资金后一年内完成,确保不出现资金滞留问题。

三、创新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机制

1.推行民办公助、村民自建方式。积极推广群众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吸收脱贫群众代表参与项目评选和建设管理。在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农牧民自行建设自主招标比选等方式实施项目,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特别是400万元以下的项目,交由当地农牧民施工队实施。

2.实行到村到户到人精准扶持。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兑现到人的要求,强化资金安排使用与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优先安排资金到重点村、脱贫巩固任务重的人口中,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

3.探索财政衔接资金项目资产收益。积极探索以“股权量化、按股分红、收益保底”、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为主要内容的财政衔接资金项目资产收益机制,拓宽脱贫人口收入渠道。加大对培育带动主体的支持力度,创造条件帮助带动主体承接各类支农项目,鼓励带动主体吸收脱贫户为其成员,扩大覆盖范围,规范操作程序,确保脱贫户真正受益。

4.转变财政衔接资金支持方式。探索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新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有效方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四、加强财政衔接资金监督管理

1.完善制度体系。根据“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重点突出、各司其职”的原则,按照《西藏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藏财农【202361号)相关文件使用和启动项目资金,并按相关衔接资金项目上级部门备案后,资金由所属部门统一管理。

2.规范项目资金管理。加快构建协调配合的项目资金管理机制。重点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村委会要深度参与涉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监督。对重点村、脱贫户、脱贫人口的扶持措施和资金安排使用情况要由所在村的第一书记签字确认。按照《西藏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藏财农【202361号)文件规定,不得将衔接资金用于资金使用范围以外的支出;不得用于修建楼堂馆所、改善办公条件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无关的支出

3.健全公告公示。坚持和完善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提高财政衔接资金的分配、使用透明程度。在政府门户网站和主要媒体公开统筹整合使用的衔接资金来源、用途和项目建设等情况。脱贫县、乡、村要建立公告公示制度,公告公示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资金规模、实施地点、建设内容、预期目标、设施单位及责任人、举报电话等。

4.开展绩效评价。衔接资金使用要与巩固提升任务挂钩,按照巩固效益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源,将巩固成效作为衡量衔接资金使用工作主要标准。乡村振兴、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单位要加强对衔接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并将其纳入年度工作成效考核。

5.加强监督检查。要把纳入年度衔接资金方案范围的财政衔接资金作为监管重点。组织和引导脱贫群众主动参与财政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建立健全举报受理、反馈机制。探索第三方监督机制,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要加大对巩固提升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和监督检查力度,并对监管职责落实情况进行跟踪问效。

第四章  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扎囊县2024年脱贫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总投资18167.6万元,第一批到位衔接资金18264万元(其中预留县级资金96.4万元用于第二批资金分配)共计分配18167.6万元(缺口1276.4万元),此次下达衔接资金18264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11626万元;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774万元;自治区财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任务资金3143万元,自治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20万元,市级衔接资金1651万元,县级衔接资金650万元

1.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400万元。其中:生产发展类资金3607.21万元;宜居宜业和美村庄类资金7220.49万元巩固提升类(人居环境整治类)资金1382.43万元;贷款贴息类资金189.87万元

2.自治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563万元,其中生产发展类资金1108.98万元,宜居宜业和美村庄类资金2354.02万元巩固提升类(人居环境整治类)资金100万元

3.市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51万元。其中:生产发展类资金386.31万元;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类资金100万元;宜居宜业和美村庄类资金1081.62万元巩固提升类(人居环境整治类)资金83.07万元。

4.县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50万元(预留96.4万元用于第二批)。其中:生产发展类资金169.83万元;宜居宜业和美村庄类资金380.77万元巩固提升类(人居环境整治类)资金3万元。

第五章  项目建设

按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相关政策,结合扎囊县“十四五”规划,落实巩固提升脱贫目标任务。2024年项目主要安排用于生产发展(含产业项目)、宜居宜业和美村庄类、巩固提升类(人居环境整治类)、扶贫贷款贴息18个项目,总投资18167.6万元。本次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到位资金18264万元分配18167.6万元资金安排到18个项目。具体项目安排如下:生产发展(含产业项目)类项目7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类1个,宜居宜业和美村庄类7巩固提升类2其他类1个。

一、生产发展(含产业项目)类项目

1.扎囊县庭院经济示范村(孟卡荣村)。建设内容:庭院经济共计民居76户,新建大棚(镀锌钢管薄膜)1336.79㎡、每户约2.84㎡-92.4㎡;新建蔬菜种植基地1336.79㎡、每户约2.84㎡-92.4㎡,品种为茄子、海椒等当地农业经济作物;新建林果种植基地3591.12㎡、每户约3.06㎡-1037.634㎡。其中包含预估500棵果苗;补种果树90棵。果树品种为苹果树、梨树、桃树均为2-3年生。总投资134.37 万元,其中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92.48万元、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31.31万元,市级资金7.08万元县本级资金3.5万元。通过项目实施带动该村群众120户538人,增收,其中一般农户114户、脱贫户6户。

2.扎囊县庭院经济示范村(充堆村)。建设内容:庭院经济共计民居76户,新建大棚(镀锌钢管薄膜)2058.87㎡,每户约19.2㎡-454.93㎡;新建蔬菜种植基地2278㎡,每户约19.2㎡-454.93㎡;品种为茄子、海椒等当地农业经济作物;新建林果种植基地6149.86㎡、每户约25㎡-464.42㎡其中包含预估960棵果苗;补种25棵果树苗,果树品种为苹果树、梨树、桃树均为2-3年生;换填土410.75m³;花卉种植5㎡,改造茶馆120.32㎡、新建茶馆32.31㎡。打麦场1中新建公厕1座、打麦场668㎡、防护矮墙1个、旗台1个沙场84㎡、预留晒场矮墙1个、保护设施28米、池沿47米、坐登18米、梯步8㎡、种树种草170㎡;打麦场2中坐凳12米、打麦场1097㎡、路沿石43米、防护措施22米、种树种草352㎡;环境整治1中打麦场164㎡、路沿石12米、宣传设施1个、种树种草138㎡;环境整治2中池沿61米、打麦场269㎡、种树种草306㎡;防洪提998.46米;新建垃圾兑换超市1座;入户隔离设施180米、过节水管21米、入户路面1071㎡、巷道2053㎡、场地平整6235㎡、垃圾桶4个、6米高太阳能路灯145盏、新建混凝土道路6037.3㎡;污水工程888米等附属内容。总投资1133.11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1.81万元,自治区级资金234.32万元(其中少数民族资金200万元),市级资金137.3万元,县本级资金59.68万元。项目建成后提高该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有效利用庭院带动群众增收127户447,其中一般农户92户、脱贫户16户。

3.扎囊县庭院经济示范村(节念村)。建设内容:庭院经济共计民居57户,新建大棚(镀锌钢管薄膜)411.5㎡、每户约9.31㎡-101.22㎡;新建蔬菜种植基地662.6㎡、每户约9.31㎡-101.22㎡,品种为茄子、海椒等当地农业经济作物;新建林果种植基地2018.02㎡、每户约7.4㎡-202.61㎡。其中包含预估300棵果苗;果树品种为苹果树、梨树、桃树均为2-3年生。附属工程中新建入户道路5021㎡、安全保护设施299米、盖板沟365米、车行防护设施299米、过水路面11㎡、打麦场244㎡、巷道硬化1773㎡、过节水管27米、场地平整5027㎡、新建配套用房66.13㎡、垃圾兑换超市58.14㎡;道路工程4838.1㎡、新建污水管网1855米、新建6米高太阳能路灯113盏等附属内容。可行性必要性:通过庭院项目、提供绿色食品服务,发展村居特色产业,树立特色品牌,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利用庭院空地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逐步实现“小庭院”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培育农牧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激活乡村经济,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带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有利于社会民生长足发展、有利于当地长治久安和社会和谐稳定。总投资1275.17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35.21万元,自治区级资金277.75万元(其中少数民族资金220万元市级资金112.96万元,县本级资金49.25万元。项目建成后改善村容村貌、提高群众创收能力,做到就地就便增收,预计带动群众96户421人,其中一般农户64户、脱贫户22户。

4.西藏扎囊县西普现代农业设施大棚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内容:保温性能改造、通风性能改造、灌溉系统改造和智能化改造等方面,根据改造项目的实际需求,将对大棚顶部进行改造,大棚棚膜由原先的单层改为双层。增设天窗通风,可起到白天开窗通风、夜晚关闭保温的效果。6个车厘子连栋大棚30万㎡;增加恒温墙体改造,白天喷水散热、夜晚吸热,起到恒温效果。墙体高4米,增设长度10000m,水肥自动一体化系统2套,滴喷灌系统6套,智能传感监测系统22套。化系统2套,滴喷灌系统6套,智能传感监测系统22套。总投资2449.68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97.71万元(其中少数民族资金774万元),自治区级资金565.6万元,市级资金128.97万元,县本级资金57.4万元。预计带动群众100户100人,其中一般农户76户、脱贫户24户,预计年收益420万元。

5.扎囊县人畜分离建设项目。建设内容:人畜分离140户以分散式圈舍,圈舍面积不少于20㎡(不包含互动场所)、饮水槽、堆粪池、饲草库。每户标准1万元。总投资14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配套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40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各村人居环境,进一步规范人畜分离。

6.扎囊县扎唐镇嘎孜村经济林培育销售项目。建设内容:计划种植65亩约1.6万棵竹柳(口径2-3cm,高度≥2米),需进行土地平整、修建灌溉设施、防护工程等。总投资70.00万元,均为中央财政配套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万元。通过植树造林和日常管护增加用工需求量,带动群众就近就便增收,同时有助于美化环境,保护生态。

7.扎囊县扎其乡阿雪村经果林建设项目建设内容:计划建设30亩经果林,其中10亩种植760棵果树(种类主要为梨树、苹果树、桃树),20亩培育2.5万棵竹柳苗,需修建灌溉水渠、防护工程等。总投资70万元,均为中央财政配套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70万元。随着项目的运营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提高就业率。同时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类

1.2024年扎囊县小型农田水渠建设《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内容:新建DN400钢管1条,总长126m,维修0.5m*0.4m钢筋混凝土渠道1条103m。配套渠系建筑物共计1座;其中管道护砌1处(长度88m);新建0.3m*0.3m钢筋混凝土渠道8条2071m。配套渠系建筑物共计156座;其中单向分水口153座,农道桥3座;维修2公里砂石垫层机耕道,以便村民播种;修建农田保护围栏3000余米;修建防洪堤坝1200余米,防止洪水灾害;路基塌方建设,修建垮塌长度50米,路面顶面至河床高差17米,仰斜式路堤墙50米,铅丝石笼106米;维修主干道水渠及支干1500米。总投资100万元,全部由市级衔接资金安排。项目共计受益面积1000亩,通过项目的建设将灌溉保证率提升至75%,项目水利工程完成后能够保障项目区耕地的灌水,增加项目区粮食产量,提高当地农牧民收入。

、宜居宜业和美村庄类

1.扎囊县扎唐镇杂玉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道路硬化中主干道拓宽1556㎡、1.5米巷道174㎡、2.5米巷道1523㎡、3米巷道3353.7㎡、过水路面237㎡、入户道路1400㎡、回车场112㎡;打麦场节点1中新建厕所40.55㎡、晒麦场385㎡、打麦场467㎡、池沿135米、门柱7个、道路硬化177㎡、人行防护设施5.4米、梯步134㎡、保护设施117米、树池3个、种植池33米、种树种草2328㎡、种植土换填2096m³、垃圾桶2个、圆管涵2处;打麦场节点2中新建厕所40.55㎡、现有打麦场维修369㎡、打麦场10㎡、池沿59米、种植池24.5米、种树种草187㎡、种植土换填169m³、现状卵石清理500㎡、安全保护设施一16.2米、垃圾桶1个;环境整治中打麦场729㎡、排水沟43米、现状硬化修复337㎡、保护设施一32米、池沿18米、种树种草3572㎡、种植土换填3215m³、安全保护设施二13米、人行安全保护设施13米、路沿石1490米;场地整治中种树种草324㎡、种植池75米、户外设施移位1个、打麦场84㎡、种植土换填292m³;主渠615米、支渠3235米、盖板水渠166米、现有水渠加盖板103米、水渠道闸1个、圆管涵3个、路面修复12㎡、护岸维修779米、排水沟535米、拆除巷道等1项、6米高太阳能路灯87盏;新建给水管5283.181米、新建污水管3983.38米等附属。总投资2236.80 万元,其中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1530.62万元、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425.21万元市级资金192.18万元,县级资金88.79万元。项目建成后村内主路、巷道等基本实现硬化、便利群众出行,较大程度的满足群众给排水要求,完善污水排放设施等,大幅度提高人居环境,受益79户385人。

2.扎囊县吉汝乡罗布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道路工程8768㎡,边沟工程240m(0.3*0.3盖板边沟);防护工程1773m(铅丝石笼挡墙);给水工程5184m(其中100焊接钢管847m,100pe管638m;63pe管2829m;32pe管870m);蓄水池50m³5座;照明工程58盏(太阳能路灯LED1*60w,H=6m);公厕43.55㎡(地上1层,高4.35m,采用条形基础);打麦场304.95㎡。可行性必要性:罗布村内基础设施薄弱,现状道路基本为土路,雨季泥泞重,夏季风尘重,整体雨水无组织乱流动,局部给水管网继续水池老化严重存在漏水现象,推进项目区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生态环境优美、居住环境优良幸福美丽新村,打造现代化、特色化、带动罗布村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自豪感,推进扎囊县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总投资1422.87 万元,其中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892.82万元、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329.26万元市级资金140.05万元,县级资金60.74万元。项目完成后优化村庄道路体系、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消除本村洪水隐患,增强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指数,优化群众居住环境,受益56户295人

3.扎囊县扎其乡申藏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建设内容:新建打麦场3466㎡;新建晒场204㎡;种树种草955㎡;场地平整4869㎡;池沿56m;垃圾桶8个;新建厕所2个单个厕所29.22㎡;新建垃圾兑换超市75㎡;新建仓库296.22㎡;打麦场地面修护362㎡;安全保护设施710.89m3;人行防护设施115m;车行防护设施33m;新建给水管4134米,蓄水池2座;新建排洪渠259m;新建入户道路3085㎡;道路修护172㎡;新建水渠(明沟)84m;新建水渠(盖板)44m;水渠修复125m;太阳能路灯189盏;新建道路7901.29㎡等附属总投资1438.90万元,其中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932.44万元、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311.08万元市级资金136.46万元,县级资金58.92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解决集中户污水散排、乱排现象,为人居环境整治奠定有效基础,受益67户274人。

4.扎囊县桑耶镇桑普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建设内容:桑普一组:新建打麦场830㎡;巷道1810㎡;池沿1共22m;新建桥梁一座;路沿石160m;种树种草645㎡;新建道路4075㎡;桑普二组:新建垃圾兑换超市210.07㎡;新建厕所40.55㎡;打麦场硬化2355㎡;巷道380㎡;卵石步道45㎡;路沿石105m;池沿1共50m;种树种草450㎡;新建道路854.93㎡;桑普三组:新建打麦场110㎡;巷道850㎡;防护设施45m;水塘扩建1个;新建给水管9722.07m;新建蓄水池1座;新建道路1133.4㎡;排水沟195m;过街水管24m;场地平整6675㎡;垃圾桶6个;太阳能路灯181盏,电气工程等附属总投资1919.47 万元,其中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1242.38万元、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414.1万元市级资金183.78万元,县级资金79.21万元。项目建成后完善整个村内的交通体系、提高群众出行效率,完善村内环境卫生、给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大幅度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受益135户563人。

5.扎囊县吉如乡沙布夏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建设内容:新建入户道路8397㎡;打麦场硬化203㎡;种树种草140㎡;路没石120m;过水路面12㎡;池沿8m;保护设施20m;恢复300PE管80m;新建过街管涵18m;安全保护设施143m;垃圾分类点1项;场地平整8816㎡;太阳能路灯148盏;新建道路2526.3㎡;新建钢筋骨架铅丝笼防洪堤245.59m等附属总投资523.42 万元,其中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329.25万元、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109.08万元市级资金59.74万元,县级资金25.35万元。项目建成后提高村内道路条件及其村容村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解决群众秋收打麦、晒麦条件差等问题,受益90户476人6.扎囊县扎其乡朗塞林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建设内容:道路工程17022㎡(含土石方工程、新建道路工程、新建拦水坎、拆除涵洞等);雨水工程3164m(0.3*0.3混凝土盖板边沟、新建雨水管、雨水检查井、破坏恢复混凝土路等);涵洞工程95m(1-0.75圆管涵);环境整治工程282.7㎡(树状月季H=1.2-1.5m,大叶黄H=0.6-0.8m,36株/㎡,洒金柏H=0.4-0.5m,36株/㎡,紫叶丛生李H=0.6-0.8m,36株/㎡);照明工程146盏(太阳能路灯,LED1*30W,含混凝土基础);旱厕2个/42.28㎡共84.56㎡总投资1940.00 万元,其中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1288.75万元、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429.25万元市级资金154.24万元,县级资金67.76万元。过项目建设改善群众的出行通行条件,便利群众生产生活,为当地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提升村庄环境整治效果等,受益171户762人。

7.扎囊县扎其乡罗堆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建设内容:曲阵组:主路硬化547㎡;支路硬化1263.5㎡;入户道路硬化2080.8㎡;过水路面918㎡;打麦场401㎡;场地整理;保护设施一67m;保护设施二6.5m;池沿38m;垃圾桶2个;种树种草107㎡;新建水渠(明沟)195m;现状水渠(加盖板)8.3m;新建水渠(盖板)41m,过街管涵74m;换填193.6m3;太阳能路灯89盏;新建道路9746.46㎡;杰培组:入户道路硬化3925.7㎡;1#打麦场1611㎡;保护设施一214m;保护设施二8.7m;垃圾桶4个;种草213㎡;新建水渠(明沟)184m;水渠闸口4个;现状水匀(加盖板)19m;新建水渠(盖板)156m;雨水沟158m;过街管涵22m;保护设施三228m;太阳能路灯75盏;安全保护设施24m;余布组:路面修护194㎡;支路硬化460㎡;入户道路硬化2180.5㎡;过水路面1286㎡;巷道133㎡;打麦场94㎡;保护设施一21m;保护设施二4.2m;垃圾桶1个;现状水渠(加盖板)104m;新建水渠(明沟)152m;过街涵管8m;太阳能路灯48盏;新建道路2042.6㎡;新建护岸2618m等附属总投资1555.44 万元,其中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1004.23万元、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336.04万元市级资金215.17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改善群众的出行通行条件,便利群众生产生活,提升村庄环境整治效果等,受益125户596人。

、巩固提升类(人居环境整治类)项目

1.扎囊县德吉林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内容:新建村内道路11832㎡、给水管PE管100(1159m)、PE管63(2496m)、PE管32(900m)、0.3*0.3m盖板边沟 1160m、太阳能路灯95盏、新建厕所2座(31.08㎡)、新建打麦场3处(2093㎡)、氆氇制作厂房2座(324㎡)、新建氆氇加工厂93.33㎡及其附属等工程总投资1241.9万元,其中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1055.83元、自治区级资金100万元,市级资金83.07万元、县级资金3万元。项目建成后改善村内交通道路条件,方便群众出行,增强群众幸福感,受益群众98户473人。

2.扎囊县扎其乡德吉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内容:场地硬化3936㎡;压印地面407㎡;座凳48m;树池3个;路沿石1753m;种树种草1975㎡;池沿;拆除恢复路面11619.5㎡;拆除利用路沿石7850m;过街水管35m;成品垃圾桶6个;场地平整8185㎡;新建雨水管4888m;新建污水管3874m;新建一体化污水处理站;新建观察室22.61㎡等附属总投资326.6万元,中央财政涉农整合资金326.6万元。有效改善村居周围脏乱差现象,提高本村人居环境卫生,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受益群众101户454人

五、扶贫贷款贴息类

1.扎囊县贷款贴息。建设内容:扎囊县“十三五”扶贫产业项目贷款贴息85.25万元,小额信贷贴息104.62万元(633户)。总投资189.87万元,均中央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资金。

第六章  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拨付程序

资金拨付方面。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支出进度,根据我县实际,衔接资金在未通过县农工办或县政府正式批复之前,县财政在收到市财政资金指标文件后30个工作日内将资金到位情况告知有关单位有关部门进行制定衔接资金绩效目标表。在收到县农工办或县政府正式批复后,县财政将在30个工作日内按项目建设投资情况财政一体化平台录入资金指标,再按照项目建设进度拨付,并及时将资金拨付进度报市局相关单位;对资金闲置、工作滞后、项目进度执行缓慢的项目单位,县财政将适时会同农工办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导,并将项目进度执行缓慢单位通报批评

信息公开方面。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谁主管谁公示原则在县政府公众信息网上公示、各乡(镇)政府政务公开栏、各村村务公开栏公布年度项目建设内容、地点、财政扶持政策及资金等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资产移交方案。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登记工程设施,填报《竣工工程设施资产移交表》,会同施工单位及时与工程设施受益单位办理资产移交手续。同时,项目建设单位应将《竣工工程设施资产移交表》报县乡村振兴局备案。

第七章  职能职责

确保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有效使用,各相关部门应承担以下职责1.财政部门拟定纳入衔接资金规模并加强财政衔接资金的管理,配合相关部门编制衔接资金方案;2.各行业部门拟定衔接资金项目方案;3.发改部门按照要求对需立项审批的项目立项审批;4.审计部门加强衔接资金的审计监督;5.县级行业部门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6.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项目的实施和监督管理。7.村委会是项目实施主体。

第八章  工作保障

一、加强沟通协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确定部门职责分工,研究纳入统筹整合使用的具体资金范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工作的协调。

二、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栏、宣传手册等途径,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政策、资金安排宣传到村、到组、到户。注重引导,激发脱贫群众干事创业热情,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艰苦奋斗。

三、设施激励约束。强化考核评价和监督检查结果运用,对工作成效好、资金使用效益高的地方,在分配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时给予奖励和倾斜;对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注重总结提升。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研究处理具体操作层面遇到的问题,注意积累可借鉴的经验,发掘可复制的典型,并及时向县委、政府报告。

第九章  绩效考评

主要内容包括:带动当地受益群众数、带动受益脱贫户数、受益群众满意度、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编制情况、项目收益向脱贫户“三类”人群倾斜情况、脱贫户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年度项目计划完成情况、衔接资金使用方案、计划执行情况总结材料、资金拨付及相关材料以及各单位职责落实、违法违纪情况。

第十章  责任追究

一是衔接资金不得用于县城规划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用于楼堂馆所建设,不得用于发放津补贴,不得用于补充公用经费不足;二是县乡村振兴局应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并将衔接资金使用管理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干部绩效考核内容。认真做好衔接资金台账,对用途发生调整的资金,按照程序及时调整指标,按实际用途列相应支出科目。对虚报脱贫人口数量、恶意套取统筹整合资金,弄虚作假、优亲厚友或挤占、截留、挪用、贪污侵占及随意调整衔接资金的,一经查实,应立即责令改正,追回资金,并依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三是衔接资金项目安排实施、资金监管过程中出现问题、绩效考评不合格的,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条例,追究申报、审批、实施、监管主体及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