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嘎,爱国守边精神的传承者,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在雪域高原为守边固边忠诚奉献,践行了‘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的誓言。”
这是卓嘎获颁“七一勋章”时的授奖词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卓嘎和央宗两姐妹
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带领下
通过放牧巡边日夜守护着
我国重要的边境乡——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
3644平方公里的一草一木

一家人静静守护山林河谷
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玉麦乡
曾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建制乡
被称为“三人乡”
这里山高林密、沼泽遍地
时不时遭遇山洪、泥石流

每年冬季来临
通往外界的唯一道路
就会被积雪全部覆盖
在这样与世隔绝的地方
卓嘎一家三人
以坚韧顽强的毅力
克服生产生活中的重重困难
数十年如一日

卓嘎(左)、央宗姐妹俩在一起(2017年10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最是执着动人心
最是坚守显本色
1983年,政府决定
将玉麦乡仅剩的3户人家
搬到邻近条件较好的曲松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冬天
在父亲桑杰曲巴的坚持下
卓嘎和妹妹又随父亲回到玉麦
山里的日子很艰辛
一次放牧、巡边时
卓嘎要砸桩子拴紧牛绳
一不留神砸到了右手大拇指上
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
由于找不到医生
卓嘎只好撕下一块布条扎紧伤口熬了过去
伴随着她的勇毅坚守
一面面国旗、一个个中国标记
被留在了祖国的边境线上

把对党的追随作为终身理想
“阿爸说,是党领导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让我们有了土地。我们巡边放牧,就是要报答党的恩情,就是要为国家尽一份职责。”
1996年7月光荣入党的卓嘎
把对党的追随作为终身理想
为党的事业奉献一切
在卓嘎一家的影响下
玉麦乡从原先的1户3人
变成现在的67户234人
越来越多的群众加入守边群体
如今的边陲玉麦
户户是哨点 人人是哨兵
玉麦的每个人
都是国家的坐标

2021年7月10日,卓嘎(右)给女儿巴桑卓嘎讲述她为国守边的故事。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卓嘎说
“我愿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继续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
没有轰轰烈烈,只有默默坚守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赤子情怀
卓嘎的无悔坚守
让我们看到了一名党员
对党忠诚、不计得失、始终如一的坚定信仰
学习卓嘎的无悔坚守
就当永葆“真”与“恒”
时时处处把祖国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
让坚守初心成为一辈子的事
不求闻达、默默奉献
踏踏实实、尽职尽责

“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6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