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守望,叫“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有一种担当,叫“我为祖国守边疆”。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投身固边兴边,着力推动边境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和产业布局协同发展,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
守边:护好祖国的一草一木
这是2022年6月1日拍摄的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西藏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的夏天,是一年中风光最美的时节。日拉山通往玉麦的柏油路,宛如一条腾云驾雾的巨龙,盘旋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
穿越原始森林,“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八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这是卓嘎、央宗姐妹和父亲桑杰曲巴的坚定信仰。他们在深山密林里、雪峰草原上,为国守边几十年如一日。
卓嘎(右)给女儿巴桑卓嘎讲述她在玉麦乡为国守边的故事(2021年7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玉麦曾被称为“中国人口最少乡”。长期以来,只有他们父女三人生活在这里。卓嘎、央宗姐妹俩从记事起,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这样度过:凌晨四五点起床,天亮前把牛群赶上山吃草。等到夜幕降临,牛铃声再次在牧屋边响起,忙碌的一天才结束。
除了放牧,一家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升国旗。
站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桑杰曲巴告诉姐妹俩:“这就是国家,有国才有家。”
正是在这平凡的岁月中,姐妹俩像父亲一样,把忠诚镌刻在心头:“玉麦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再苦再累也要守好祖国每一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