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人民政府
今天是: 2018年9月10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 > 通告公示

2024年全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总结

2025-03-20 12:21:07 来源:扎囊县市场监管局

    今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悉心指导下,我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抓手,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县域市场经济环境不断优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发挥统筹作用,积极推进工作开展。转发了《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指导意见》《2024年全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要点》《市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自查清理专项行动的通知》,制定下发了《2024年全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要点的通知》《关于开展政策措施清理自查的通知》《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自查清理的通知》,并将具体工作内容纳入全县年度重点工作范畴,以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健全的制度体系全面推动工作落实。树牢“一盘棋”思想,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健全联席会议、联合抽查、联合督查等工作机制,督促指导有关单位及时补齐短板弱项、提炼亮点做法、强化借鉴学习,妥善研究解决存在的各类问题、吸纳多方意见建议,从根本上解决过去市场监管部门“单兵作战”的局限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协作机制。

(二)加强能力提升,完善投诉渠道。开展培训会形式详细解读公平竞争实施细则主要内容,审查标准及审查流程进等。开展座谈会形式全面准确掌握各成员单位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进展情况,增进有关人员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认识和理解,有力提升全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水平。依托12315平台渠道接收公平竞争审查投诉举报,建立各部门负责、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的投诉回应机制,全面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压紧压实政策措施制定单位的主体责任。2024年,开展培训会1次,座谈会1次。

(三)依法开展审查,提高审查质效。一是强化增量政策措施审查。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内部审查机制,按照“谁制定、谁审查”原则,依规严格对新出台的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招商引资、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有效预防和纠正了排除、限制竞争的问题。二是有序清理存量政策措施。县联席办通过引入第三方对2021-2023年以扎囊县政府名义出台和扎囊县3个重点部门(扎囊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扎囊县农业农村局、扎囊县行政审批局)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进行审查,共采集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30份,发现涉嫌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9份。三是积极开展增量文件审查工作。依托第三方等手段,对2025年制定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等进行审查工作,坚决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政策措施。2024年,审查各成员单位政策文件8件,提出修改建议4件。

(四)开展全面宣传,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利用“质量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等契机,会同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转发、悬挂横幅、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等方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大力培育和弘扬公平竞争文化,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为维护广大群众切身利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共出动宣传人员40余人次,悬挂横幅12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300余人次。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我县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虽然取得成效,但对标先进,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重视程度不高,工作推进不平衡。各成员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深远意义,没有把公平竞争审查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自治区、市委、县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要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工作来认识,在具体工作推进上不深入、不扎实。二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理解不到位,工作不规范,审查质量不高。对“谁起草、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认识不清,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审查机制,相关政策措施未做到应审尽审;对需要审查对象把握不准确、覆盖不全面;对审查程序、审查标准、例外规定没有弄懂悟透,表现为审查程序不规范、审查标准把握不准。三是整改工作不深不实。个别成员单位没有充分认识公平竞争工作是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高度谋划,在推进第三方评估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上,存在敷衍塞责了事、应付了事现象。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对表先进典型,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更扎实的工作作风,加大公平竞争审查力度,修改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文件,为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经济秩序做出积极贡献。一是进一步加强审查质量。继续推进完善审查制度,防范以政府名义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出现限制、排除竞争的内容,切实提高审查质量。在严格落实“谁起草、谁审查”原则上优化“自我审查”工作流程。二是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切实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对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政策措施,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增进全社会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三是进一步加强清理审查。持续开展清理工作,对现有政策措施进行一次全面梳理,经梳理认为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予以坚决清理纠正。凡是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其他政策性文件、会议纪要以及“一事一议”形式的增量政策措施,全部纳入公平竞争审查范围,从制定主体、公文种类、管理事项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纳入审查范围的政策措施类别,确保全面覆盖、应审尽审。四是进一步加强机制创新。按照“谁起草、谁审查”原则,严格审查已出台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采取完善审查机制、聘请法律顾问、引入第三方评估等方式,不断提高审查质量和效果,提升审查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存量文件的动态监管,定期评估、动态清理已经审查出台的政策措施,坚决防止和纠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公平竞争的行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