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司法局积极推进“微信+社区矫正”管理模式,通过微定位、微视频、微提醒、微教育、微关怀等工作方法,开辟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新阵地”,不断丰富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方式,提高社区矫正监管效率,防止社区矫正对象脱管、漏管,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微管理”见广度。在日常监管中通过微信谈话和电话疏导,安抚好矫正对象的情绪,时刻关注社区矫正对象的动态,经常通过微信、电话、面谈等方式,对矫正对象进行教育引导。工作人员还根据矫正对象监管属性不同,采取工作人员抽查、系统随机抽查等多种形式,灵活抽查矫正对象活动轨迹,确保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将“微定位”和“微视频”有机结合,有效防范了脱管和不假外出现象。
“微教育”见实效。疫情防控和农忙期间,充分利用微信视频功能,通过以理论串讲、微信转发警示教育片、视频对话教育与分批教育形式,组织辖区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一法治套餐教育课,有力确保法治教育的扎实开展。
“微帮扶”见温度。夯实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帮扶工作,对矫正对象白某住院期间,通过微信筹款平台为其筹集医疗救助金,积极沟通县民政部门申请生活困难临时帮扶金,动员干警自愿捐款爱心救助金等方式,解决该矫正对象燃眉之急。